《最早的中国》有了英文版,她想让河洛文化走向世界(报告文学)
□记者刘永娟 文/图
由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桑栎博士翻译的《最早的中国》一书英文版电子版,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和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发布。这是近年来展现学术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项目之一,对推动二里头遗址申遗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一个天高云淡、银杏叶金黄的晴朗冬日,记者见到了桑栎博士,她身穿黑色毛衣、白色外套,搭配蓝色牛仔裤,优雅大方,青春活力。聊起翻译《最早的中国》的情形,她细细讲述,有喜悦和兴奋,也有纠结与遗憾。
1 译什么
选中《最早的中国》
《最早的中国》,由知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所著,是其“早期中国”研究系列书籍之一。该书200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以二里头遗址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东亚历史上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形成的过程,面世后好评如潮,后多次印刷。
二里头,原是洛阳盆地一个普通的村庄,然而,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却隐藏着3000多年前华夏民族一段辉煌的历史。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经过60多年持续的考古发掘,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文物。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如今,二里头遗址为夏朝都城遗存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
桑栎说,《最早的中国》现已被译成日、俄、韩、意等文字,英文版本的推出,是为了向世界上广大的英语读者推介中国考古学的优秀学术成果,将在国际上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最早的中国》英文版,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从考古学角度阐释华夏民族第一王朝诞生史的英译专著,向全世界的英语读者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研究的杰出成果,从多个侧面展示了早期中国形成时期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2 如何译
化身作者来叙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桑栎本科、硕士专业都是考古,博士读的是德国图宾根大学近东考古专业,作为考古学与英语、德语的跨界人才,她曾在南疆沙漠腹地、北疆高原草原进行过考古发掘,住过帐篷、饮过山泉,也在危机四伏的叙利亚考过古。
对一个专业考古人来说,风餐露宿,栉风沐雨是“家常便饭”,但她丝毫没有畏难情绪,而是以探索人类文明为理想,满怀激情地投入。可是,翻译《最早的中国》伊始,确实把她这个资深考古人难住了,不知从哪里开始啃这块硬骨头,日思夜想,辗转难眠,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五年前,我曾出过一本英文专著《公元前三千纪两河北部丧葬习俗的探讨》,由英国知名考古图书出版社出版,但学术翻译和英文写作完全是两码事。”桑栎说,自己用英文写作,是胸中有丘壑,笔下似流水,而外翻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外语只作为一种媒介,目的是将作者的思想和意图传达出去,所以刚开始真是找不到一点儿感觉。
直到有一位老师告诉她,你在翻译过程中,不要作为“他者”第三人称来叙述,而要化身许宏,作为《最早的中国》的作者来叙述,完全吃透作者的精神旨趣,才能把握翻译的精髓。
为了完完全全吃透这本书,桑栎把这本书都翻脱页了,书里密密麻麻做满了标记。“从2016年开始着手翻译,直到近期英文版电子版发布,前前后后有几年时间,这本书真是看了无数遍,翻了无数遍。”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吃透了作者的思想和意图,也把握了原作的内容,就相当于从战略上有了总体把握。接下来的翻译,就是战术上的问题了。
但翻译不是简单的直译,不但要传递原文的意,还要保留原文的味。
“《最早的中国》是一部考古普及著作,所以它的内容、布局甚至文字编排都是向考古普及靠拢的,非专业人士读起来也能读懂,感觉很舒服。”桑栎坦言,许宏的《最早的中国》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既有专业性叙述,也有诙谐轻松的语调,如何把握这种语言风格,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如“她朴素得不能再朴素”译为“sheisassimpleasshecouldbe”,“金銮殿”译为“throneroom”,都力争不仅要清晰表达原著的叙述,还要保留原文的意味儿。
除了文字翻译,还有图片。《最早的中国》图文并茂,插图十分精美,对于插图,桑栎也力争准确翻译,细致表达。“欧美国家的读者喜欢这种文图并重的呈现方式,除了文字叙述,图片翻译也丝毫不能马虎,尤其是地图和出土文物等,更要清晰具体,因为这是考古著作的关键符号。”
几载寒暑,几度春秋。就这样,经过日复一日的辛勤努力,这部浸透着心血和汗水的翻译著作问世了。看到自己心血的结晶问世,“就像自己的孩子呱呱坠地,看到她那一刻,那种激动真是无以言表,当然,个中甘苦,也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3 为何译
文化更要“走进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翻译是一种新的著作。对于英文读者来说,他们最先接触的是译本,因此,一个好的译本,对于原著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推介。
任何一个民族要发展,文化必须走出去,不管自己的文化多么灿烂辉煌、多么先进伟大,都要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互动交流,在不断碰撞中相互理解、相互交融。而这样一个过程,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翻译之为用大矣哉!”无论古今中外,一部翻译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类社会的交流与发展史。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华文化走出去,已经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走出去只是第一步,我们更要‘走进去’,如何让世界各地的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翻译工作尤为重要。”桑栎说,《最早的中国》的英文翻译,她尽量用英语读者喜闻乐见的表述方式来翻译,令人欣慰的是,《最早的中国》英文版电子版在SpringerLink平台上很受读者欢迎,售价是85.59欧元,“这是对我工作的最好回报,也是对我专业水平的认可,更是对我未来翻译工作的鼓舞”。
《最早的中国》翻译工作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资助,是近年来展现学术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项目之一,对推动二里头遗址申遗将起到积极作用。
桑栎说,洛阳是座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洛阳的考古工作世界瞩目,希望自己所做的翻译工作,能使这部《最早的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地的人,认识二里头,认识洛阳,为河洛文化“走出去”“走进去”,尽一些绵薄之力。下一步,“我会继续选择河洛文化精品著作进行翻译,推介洛阳,推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