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抗洪一线月余 哪儿有困难 就有这支千人队伍

2021年08月25日09:44

来源:河南商报

  浚县斑马义务救援队在洪灾中奔赴在救援一线

  受访者供图

  河南商报记者韩忠林实习生杨雪情

  截至8月23日,浚县斑马义务救援队1000多名队员,已在抗洪一线坚守了一个多月。

  驻守大堤、转移群众、防疫消杀及河道打捞……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受灾群众,也是救援英雄。

  洪水来袭,半夜去守护河堤

  浚县斑马义务救援队一共有10个中队,1000多名队员,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最小的队员18岁,最大的已经50多岁了。无论年龄大小,7月20日以来,这些队员一直奋斗在抗洪守堤、转移群众、防疫消杀及河道打捞的一线。

  浚县斑马义务救援队队长毛国柱和队员刘志威,都是抗洪守堤的亲历者。

  “看着河里的水一下子就涨了上来,说不害怕是假的。”刘志威说,具体哪一天晚上记不清了,只记得夜晚的风呼呼的,在河堤上走着,看着河里的水开始猛涨,他赶紧通知村干部、在救援群里吆喝大家过来装沙袋。

  李志也是浚县斑马义务救援队队员,半夜被热醒后迷迷糊糊看到群里有消息说需要人去帮忙装沙袋加固堤坝。“我一下子就精神了。”李志赶到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干了,一部分人负责把沙袋装好系牢,一部分人站成一排把装好的沙袋传递到河堤。“不全是我们救援队的,但看到有那么多人都在,心里很踏实。”李志说。

  转移群众、防疫消杀,他们停不下来

  刘志威说,在转移群众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大爷和一个大娘迟迟不愿撤离。据刘志威介绍,他们村是浚县新镇镇蒋村,属于泄洪区,所以村里面的所有人都需要转移。大爷大娘家里养了十几只羊,因为担心他们走了羊没人管,怎么都不肯走。“最后是我媳妇儿过来给劝走的。”刘志威说。

  转移群众的时候,救援队员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最长的一次他和毛国柱三天三夜都没合眼。

  刘志威提供的现场图片显示,毛国柱的两只脚上全都是泡水时间太长导致的褶皱,脚后跟及前脚掌这些承重较多的部分已经明显泛黑了。当时,毛国柱的脚已经在水里泡了三天了,因为一边要忙着救援一边还担心队员的安全,鞋子一直没换。

  最近几天,救援队在忙着做河道打捞和防疫消杀工作。“我们今天(8月23日)清理杨庄桥河道。”毛国柱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河水从上游带过来很多垃圾,加上暴雨使河堤旁边的树都倒到了河里,清理工作任务繁重。

  “早上7点开始,到现在还没来得及吃上饭。”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

  关于防疫消杀,“最大的感觉就是热,顶着大太阳还要穿不透风的防护服,每次脱下防护服的时候衣服里都是水。”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40斤左右的消杀装备一背就是一天。“我会在两个肩膀那里多垫一层海绵。”李志说,第一天背完回家后两个肩膀被勒得黑紫,就想了这个办法,虽然这样更热了,但回家后家里人看见不会那么担心了。

  “我们不仅是帮村里面进行消杀,像县里面的一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只要他们联系需要帮忙,我们都会去。”李志说。

  身为受灾群众,也是救援人员

  这些队员,自己本身都是受灾群众还出来救援,家里人支持吗?

  “俺媳妇大力支持。”刘志威说,自己家这次也被淹了,虽然现在已经能回家了,但一楼的家具电器基本上都不能用了,院里也有一层淤泥。“家里现在还没来得及收拾。要不是家里人支持,也出不来啊!”刘志威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这段时间陪母亲的时间少了,有些愧对老母亲。”毛国柱说,但同时,“我的老母亲一边心疼他的儿子,一边为他的儿子感到骄傲。”

  只收微笑,不收金钱

  “救在眼前,援在身边。”平时没有大灾害时,浚县斑马义务救援队的救援范围包括车辆道路救援;寻找走失老人、儿童;水上打捞;大型活动备勤等。

  8月22日上午,斑马义务救援浚县大队新镇中队信息采集群发出一条求助信息。东郭村西头一辆车因路况不熟,导致行驶到泥泞不堪的路上,不慎侧滑到路边无法行驶,需要拖车。经过安排和救援,车被顺利拖到安全路面。

  车主给救援队留言说,“非常感谢新镇斑马义务救援队,他们只收微笑,不收金钱!”

  截至8月23日,浚县斑马义务救援队自成立以来救援总次数达到2574次。义务救援显真情,无私奉献为百姓。不管是防汛抗洪,还是疫情防控,他们从未缺席。他们是无名英雄,未来,他们仍将日夜兼程守护家乡。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