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睢宁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新理念,抢抓部省级土地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和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等机遇,以系统性思维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加快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以乡村振兴牵引全面小康,在乡村振兴中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土地综合改革为牵引、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互联网+”充分融入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党的建设为统领 增强乡村振兴领导力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睢宁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构建了县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领导体系,县委书记亲自抓,县委副书记专门抓,其他四套班子领导配合抓,各镇(街道)、各部门具体负责,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闭环。成立乡村振兴办公室,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确保乡村振兴工程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同时,结合乡镇部门合署办公、镇域综合执法等一批特色改革,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选优配强带头人,重点打造了镇级班子、村委班子、综合执法、工程建设和农业生产经营5支队伍,把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为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提供更有力的保证。
以住房改善为突破 扭住乡村振兴牛鼻子
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关系乡村振兴发展水平。
作为农业大县,睢宁有近80万群众生活在农村,村庄布局松散零乱,基础配套设施缺乏,“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农民群众最迫切的希望和最美好的向往。
睢宁县积极顺应群众期盼和“四化同步”规律,确立“1+5+10+138”镇村布局结构,实现了城乡发展建设“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按照人口向县城、镇区和规划布局点集中的原则,将全县2800个自然村调整为1个主城区、5个中心镇、10个特色镇和138个集中居住点(含35个保留改造村)的城镇布局结构,并完成了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生态红线划定,全县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实现科学合理安排等。同时,坚持“镇当县建”,按照中心镇100万平方米、一般镇50万平方米开发标准,以功能性项目配套和集中安置为主、兼顾商品房开发,吸引百姓进镇入住,助力镇区发展。截至目前,全县10个保留村已完成提档升级,60个行政村实现集中居住、15万人入住新居。
睢宁县从满足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让农村环境更宜居,按照“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理念,对照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和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高标准制定《睢宁县乡村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试行》文件,主动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按照高于省级文明村和省公共服务配套的标准,统筹设计建设路网、绿化、供电、通信、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社区服务中心、超市、村史馆、文体中心、幼儿园、议事堂、卫生室等公共服务配套,最大限度保留古树、水塘等乡村印记,让农村百姓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便利生活,让新农村更有品位、更有特色、更有底蕴。睢宁县双沟官路社区、姚集高党社区分别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王集鲤鱼山庄、魏集湖畔槐园入围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
“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高党社区新建的集中居住区建成两层“别墅”楼房630余套,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村党总支书记宋斌说,村内统筹设计建设路网、绿化、供电、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村史馆、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公寓、村民议事堂、百姓大舞台等公共服务设施,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和城市相同的公共资源。同时,新社区注重保留苏北乡村的风俗风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乡愁记忆,最大限度保留古树、水塘、碑石等乡村印记,让农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以三产融合为抓手 夯实乡村振兴支撑力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所在,只有产业兴旺,才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双沟镇陈王村是徐州—上海外延蔬菜基地,基地由鑫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种植西红柿、丝瓜等蔬菜1200亩,拥有蔬菜大棚320余个,社员158户,年产蔬菜4800吨。陈王村党支部书记王荣平说,农户通过蔬菜大棚每年净增收入在1.5万元至2万元。
岚山镇黄山村集体股份合作社试点种植蒲公英,每亩纯收益2000元左右,带动了更多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以及部分农户入股种植。姚集镇高党社区,依托3000平方米高标准厂房,村集体成功引进服装厂一家,带动200多名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创收十余万元。
睢宁县探索构建“11841”县镇村户四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注资9.9亿元成立1个县级和18个镇级农业公司,牵引支持466个村集体合作社发展鲜食玉米、稻蟹共生等生态有机农业、高效规模农业和订单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大镇区1平方公里工业园和集中居住村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同时极力招引重大产业项目、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带动更多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
睢宁县还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新兴业态,大力推广复制“沙集模式”,积极培育淘宝镇村,重点开展农资、特色农产品触网销售业务,积极带动村民联网致富,已累计带动21.5万人联网增收。
以脱贫攻坚为关键 补齐乡村振兴薄弱点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是睢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发力点。
睢宁作为省重点帮扶县,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补短板”的新要求,开拓思路、精准施策,加快补短补软。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深化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搬迁扶贫等“十大扶贫模式”内涵,进一步增强低收入人口脱贫内生动力。全面推广“把合作社建在支部里”,鼓励农户以资金、土地、技术、房屋等多种形式入股村级合作社,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确保群众获得长远稳定收益。另一方面,重点围绕“三保障”,全面摸清薄弱环节,统筹用力、综合施策,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全覆盖。
紧扣未脱贫低收入人口,逐户剖析致贫原因,靶向制定增收措施,确保全部如期脱贫。同时,聚焦边缘群体和易返贫农户,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建立健全未贫先防机制,统筹运用扶贫产业园建设、以及通过共享“互联网+”为贫困群体创造新增收入的“小布共享扶贫”等创新举措,真正做到全面小康不落一人。
以社会和谐为目标 提高乡村振兴文明度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睢宁县注重把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有机结合,两手抓、两手硬,推动住房“外在颜值”与百姓“内在气质”同步提升。按照市委“党建+”部署要求,积极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基层协商民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基层党建“四位一体”,全力打造善治乡村。构建集党建、综治、信访、环境整治等为一体的“1+18+400”的网格化体系,将党的领导覆盖到治理末梢。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积极开展好人选树、文明镇村创建等“十大工程”,深入推动殡葬改革,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营造淳朴乡风。同时,创新实施“报纸户户送”“喇叭村村响”工程,深入开展“睢宁好人”“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全县共获全国道德模范1人、提名奖1人,“中国好人”14人。
睢宁的乡村振兴实践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国第六届淘宝峰会、省苏北决胜全面小康座谈会等十余个国家和省市重要会议在睢召开。睢宁县被徐州市委市政府列为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徐州市乡村振兴“1211”试点唯一示范县,总投资120亿元的乡村振兴工程列入全省重大民生项目。
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说,睢宁将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集成运用乡村振兴各项政策举措,更高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更大力度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全力建设“强富美高”新睢宁,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乡村睢宁样板,争当全省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革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