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省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践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河南日报近日派出报道小组,深入基层,现场体验我省干部作风的新转变、干群关系的新变化。今日起,本报开设“干部作风新观察”专栏,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河南日报记者 李晓玮 董学彦 卢松
11月19日上午,许昌市民之家办事大厅,来办事的人不多,跟印象中熙熙攘攘的场景相距甚远。
根据许昌市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许昌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6万户。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要有140多人办理各种手续,但办事的人在哪里呢?
上午10点左右,许昌市区一家企业高管宁文博来到三楼企业开办服务区,办理企业营业执照的相关手续。她径直来到服务窗口,只用15分钟就完成“换证”。
作为当日“跟随群众跑一次”的“陪办员”,许昌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永祥对这种场景也颇有感慨。自去年1月首次“跟跑”算起,王永祥已是第7次当群众“陪办员”。近两年时间内,他目睹了办事大厅从人头攒动到“屈指可数”的变化。
王永祥说,办事大厅的群众从多到少,不是办事的少了,而是网上的“数据”跑动多了,是各职能部门倾注的精力和心力多了,是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了。
宁文博的经历印证了这一说法。她说,来办事前,她通过“许昌工商”微信公众号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沟通,完善了多处缺项,“要不然,可能还要再跑几次”。
在办事大厅的电子屏幕上,一行红色的大字分外醒目:“企业登记3小时,印章制作2小时,申领发票2小时。”这就是许昌市在全省首创的“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宁文博对此频频点赞:“以前我们开办企业时,注册登记要到工商局,刻章要到印章店,办理税务登记要到税务局,得二三十天才能办完。”
“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完的公章;跑不完的腿,磨不完的嘴……”曾是社会各界对办事环节繁琐、办事难的“槽点”。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17年7月,许昌市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动员会上郑重承诺:到2017年年底,所有经审核公布的事项都要实现“三个一”的目标,即“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次腿”。
但由于办事群众对办理事项的要求、流程不熟悉,这一广受社会各界好评的举措当时并没有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许昌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高国锋说,当时经常有办事群众不停地问这问那,几十分钟还办不完。群众因为申报材料不规范、不完整而往返多次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办事群众可以“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但往往实现不了“只跑一次腿”。
“群众的痛点、难点,就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说。2017年10月12日,“跟随群众跑一次”活动正式启动。这项活动要求各级职能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作为群众的“陪办员”,跟随办事群众全程办理各种事项,换位体验办事“冷暖”,查找审批效率、流程设置、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设身处地,就不能体验群众办事的艰辛,也很难发现工作中的不足。”王永祥说,“‘跟随群众跑一次’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有了共同感受,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
在体验中补短板、在办事中找差距,全市25个单位参加了“跟跑”,干部“跟跑”321人次,先后发现各类共性和个性问题1600多个,有90%以上已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全市1193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入驻市民之家,139个事项当场可办、立等可取,614个事项可送证上门、快递送达,企业设立登记网上办件率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