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火针疗法

2019年10月11日15:29

来源: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

  中医火针疗法

  【临床功效】

  通经活络、祛风散寒、调和气血、止痛。

  【适应症】

  1、强直性脊柱炎;

  2、风湿性疾病;

  3、风湿、外伤等造成的疼痛;

  4、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的肢体麻木。

  【疗法渊源与发展】

  火针疗法是将针体烧红,然后刺入人体穴位或病灶部位,从而达到祛除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早见于《黄帝内经》,被称为“燔针”。到东汉末年,医学家、“医圣”张仲景称之为“温针”、“烧针”;唐代时道士、“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一书中将它定名为“火针”,从此沿用下来。至明代时,火针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据明代高武《针灸聚英》)。近代火针的使用一般有两种情况:长针深刺,治疗瘰疬、象皮腿、痈疽排脓;短汁浅刺,治疗风湿痛、肌肤冷麻。

  【疗法简介】

  火针针刺的方法主要有5种,即经穴刺法、痛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和散刺法。

  1、经穴刺法 即根据患者的临床症候辨证辨经,在指定的经穴上施以火针,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主要适用于内科疾病;针具以细火针(直径0.5mm)、中粗火针(直径0.8mm)为主。

  2、痛点刺法 在患者压痛点上施以火针的刺法,使局部经脉通畅,气血运行;适用于肌肉、关节、各种神经痛;针具以粗火针(直径1.1mm)为主。

  3、密刺法 使用中粗火针密集刺激病灶局部的方法,以足够的热力改变局部气血循环,促进病损组织新陈代谢;适用于增生、角化性皮肤病。

  4、围刺法 即火针围绕病灶周围行针刺的方法,可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组织再生;主要用于皮肤、外科疾患;针具以细火针为主。

  5、散刺法 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部位上的方法,可温阳益气,改善气血运行;适用于麻木、拘挛和痛证;针具以中粗火针为主。

  【注意事项】

  ①火针治疗前一定要为患者做好思想工作,解除其精神顾虑,减轻紧张心理,得到患者配合后方可进行治疗。

  ②火针操作时必须把针烧红,速刺速起,不能停留,深浅适度。

  ③使用火针时,必须细心慎重,动作敏捷、准确,避开血管、肌腱、神经干及内脏器官,以防损伤。

  ④施行火针后,针孔要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