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栏 河南实践

清风劲吹中原扶贫战场

时间:2019年08月06日08:19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张馨予

  □河南日报记者卢松本报通讯员石铭

  “当初对党纪国法学习不深刻,对政策要求把握不精准,通过组织教育挽救,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现在想想真是肠子都悔青了!”最近,一份沉甸甸的处分决定,让台前县吴坝镇李坝村党支部书记李某某后悔不已、知错悔过。台前县纪检监察干部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该村个别村干部在办理低保过程中存在优亲厚友等问题,经过调查核实,李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脱贫攻坚战正酣,清风劲吹润民心。今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以决战决胜的奋斗状态和扎实成效,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拧紧纪律作风“发条”。

  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

  “省纪委监委机关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极其重大、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推动落实。”8月2日,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擦亮监督“探头”,下沉监督力量,延伸监督触角,下大力气解决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全省各级纪委书记带头对口帮扶、深入一线。省纪委书记深入今年拟脱贫摘帽的14个贫困县和已脱贫摘帽但举报问题仍然较多的县,开展实地调研督导。截至今年6月底,18个省辖市纪委书记走访有脱贫攻坚任务的乡镇167个,县(市、区)纪委书记走访督查贫困村2553个,乡镇纪委书记走访贫困户102220户。

  全省纪检监察干部把脱贫攻坚作为锤炼党性、践行党的宗旨、转变作风的战场和熔炉,走出机关、走进乡村,以作风攻坚助推脱贫攻坚。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有15611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调研走访,共走访群众34.64万人次,发现问题17808个,解决问题16490个。“他们待我们像亲人,我们看他们胜家人。”贫困村民的心声,道出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过硬作风。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省纪委监委组织青年干部到定点扶贫村开展一线实践锻炼。青年干部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听老乡们说说“心头烦”唠唠“心里话”,推动了一批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这次锻炼是我成长和成熟历程中的‘催化剂’,我们真正沉下心来,与老乡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有距离’真正变成了‘零距离’。”省纪委监委青年干部彭永超说。

  监督执纪护航脱贫攻坚

  “在处理群众易地扶贫搬迁问题上,店子乡副乡长王某虚于应付、不作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黄塘村党支部书记王某,不能认真对待、妥善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这是三门峡市陕州区纪委监委近日通报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典型案例。

  在脱贫攻坚中不作为乱作为、急功近利搞虚假政绩必受严惩。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作为重点查处对象,对搞“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的,坚决从严查处,及时通报曝光。

  脱贫攻坚任务在哪里,监督执纪就跟进到哪里。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创新措施,扎实推进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清零”工作,一方面积极打通国家监察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对公权力的监察监督“全覆盖”,以监督实效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就在身边。

  今年上半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从严从实监督执纪,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动问题线索清零、处置机制健全,查处案件办结、以案促改到位,干部作风真改、日常监督常态。省纪委监委机关领导干部“联县包案”第一批督办的43起问题线索已基本办结。全省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450件、处理253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06人,组织处理957人,问责280人,移送司法机关36人。

  近日,确山县纪委监委干部来到双河镇余庄村,通报了3名村干部在危房改造中的违纪问题,现场宣布处分决定。“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更多基层干部红脸出汗、知错知止,达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批、规范一处、治理一方’的效果。”确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拍蝇”鼓点越敲越密,以案促改唤醒初心。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3313件发生在扶贫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推动以案促改向乡村延伸,扎实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纪检铁军助力脱贫攻坚

  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在维护党纪权威、执行党的纪律方面作标杆,脱贫攻坚战场上也要走在前、作表率。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选派了一大批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扑下身子、“心入”基层,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多亏了耀强对俺家的帮助,我这个穷了半辈子的庄稼汉有了奔头,家里日子越过越幸福。”7月18日,上蔡县黄埠镇小王营村已经脱贫的村民杨国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夫妻俩分别在村里做光伏管理员和保洁员,年收入12000元;承包食用菌大棚,年收入1万多元;流转土地2.6亩,年收入2600元,“家里每年的收入,远远高于脱贫标准线。”

  小王营村曾是县里有名的落后村,村“两委”软弱涣散,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老杨口中说的“耀强”,就是省纪委监委机关第十四审查调查室副处级纪检监察员杨耀强,2017年10月,组织选派他来到小王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和党员群众一道想点子、找对策、谋出路、干实事,沉寂多时的村庄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目前,全村已脱贫16户,还有贫困户31户。”杨耀强满怀信心地说,今年继续在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和技能扶贫上下功夫,“确保小王营村今年年底前退出贫困村序列。”

  漯河市纪委监委干部安康驻村后,联系收购商,利用微信和抖音平台,推动村里的大蒜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安阳市纪委监委干部郭欢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看好村子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谋划民宿等旅游项目;兰考县纪委监委干部闫金金发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带领群众实现了稳定脱贫,正在加快奔小康……

  选得准,沉得深,干得实。纪检监察系统选派的扶贫干部着力发挥“尖兵”作用,与群众一道找良方、拔穷根,让鲜红的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首页 学习动态 中央精神 河南实践 先进典型 学习资料 经验交流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