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胡巨成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宏冰
“当年红军将士根本不在乎职位待遇,他们只讲对党忠诚,比的是牺牲奉献。”
7月18日,站在“红军墙”6位红军将领塑像前,光山县文殊乡文化站站长从平讲述了当年徐海东主动让贤的故事。
花山寨会议上,传达了程子华带来的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指示后,鄂豫皖省委决定率红二十五军长征。徐海东会前了解到程子华是黄埔军校毕业,又在中央苏区担任师长,军事能力强,便主动提出由程子华接替他担任军长,自己任副军长。参加会议的省委其他领导一致同意了他的建议。
会后,郑位三向程子华传达省委决定。程子华却说,中央派他来是当参谋长的,请转告省委,他不当军长。郑位三带回程子华的意见后,省委书记徐宝珊说,会议已作决定,不再改变。程子华便服从了决定。
沿“红军墙”后山石阶登上扇子山,山坡上安葬着红74师政委姚志修、红224团政委胡柱先等8位烈士,他们在斛山寨战斗中身负重伤,因缺医少药牺牲在此。
文殊乡花山村82岁的王茂贵老人,自1958年退伍回乡后,就在这里义务担任解说员、看守红军墓。“我只想让更多人知道,没有当年红军的拼搏和牺牲,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啊。”坐在墓碑前,老人给我们讲述起匡占华带着自家7个子弟一起参加红军的故事。
匡占华是附近杜槐村匡家湾人,1932年参加红军。1934年11月10日,随红二十五军来到花山寨,夜晚请假回去探亲,才知道家已被敌人烧毁,父母早已离世,年仅12岁的弟弟书华跟着三叔一家生活。
占华回来了!消息传开,穷苦的同族人都聚集过来。当听说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专为穷人打天下时,堂弟永寿、立华、永起、永来、永宗,还有堂侄匡造毛,以及弟弟书华,无论如何都要跟着他一起参加红军。
部队最终批准了6位青年参加红军的请求。书华年龄太小,当不了红军,可他哭闹着不肯离开,红军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最后,只好让他跟着哥哥和炊事班一起行动。书华成了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上有名的“红小鬼”,并胜利到达陕北,匡永宗在桐柏作战时被打散,后辗转回到家乡,其余6个匡家子弟都牺牲在了长征路上。
“为了纪念他们,后来在这8位烈士墓旁,为匡占华立了座衣冠冢。”王茂贵说,“要让后人知道:红军铁心跟党走,再苦再难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