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上海,某中国移动营业厅内4G版本的iPhone5S/5C接受预订
首席编辑 方毅夫/制图
大妈不仅爱黄金,还喜欢土豪金。用iPhone、玩微信、用4G,潮大妈无处不在。
或许是想作为一份礼物给她们,圣诞节那天,移动4G来了。
4G牌照颁出之前,江湖上的传说就已不断。中国移动的宣传铺天盖地,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则相对沉默。
如同电信业每一次变革一样,4G引发的,可能已不单单是几家运营商的格局之争。
4G来了
理论上,4G无线上网速度可达每秒100Mbps,一部3G大小的电影,也就四五分钟即可下载完毕。
不过,这是理论上,也就是实验室里的数据。有媒体记者曾体验4G公交,结果感觉4G网络跟家中的2M宽带类似。
河南移动4G在12月25日正式开启,在已公布的4G资费标准里,138元套餐可享用600M流量。看上去不少,但眼尖的网友马上发现了可怕之处:按照宣传的4G网速,稍微不注意点开了一部电影,两分钟时间就用去几百兆流量,50块钱没了。
另一方面,如今的手机应用里,诸如QQ、微信、微博等,在2G网络时代已经可以应付,在3G网络中游刃有余,而一些对网络需求高的应用,比如手机游戏,很多人都会选择跳转到Wi-Fi环境下使用。这样一来,我们还有没有必要花更多的钱去使用4G?
更大的一个问题是,4G的网络覆盖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我们能否用上4G取决于我们所在的地区是否有4G网络信号覆盖。尽管中国移动宣称将在2015年建成50万座4G基站,那也只够覆盖300个城市,完全覆盖仍是某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你想赶潮流,未来两年的一些时候,花着4G的钱,用着3G的网,这样的日子不是不可能。
移动欣喜,联通、电信纠结
在很多人看来,4G时代中国移动要打翻身仗。多年来中国移动致力于建设TD-LTE网络,12月4日,工信部发出的3张自主研发的TD-LTE牌照,让中国移动长舒一口气,3G时代丧失的“领土”,似乎马上就可收回。
或许是太过兴奋,中国移动打出的广告语“国际主流”遭到不少诟病。2013年3月,全球67个国家部署了163张LTE商用网络,其中154张FDD-LTE商用网络,TD-LTE制式只有15张,6家运营商部署双模网络。
中国联通比较悲催。从理论上说,中国联通3G时代的WCDMA技术可平滑升级到FDD-LTE,在已被曝光的FDD试验网测试中,数据显示,该4G网络下行速率达140.46Mbps,超过TD-LTE 100Mbps的峰值速率。
不过,工信部目前只发出了TD-LTE牌照,什么时候可以颁发FDD-LTE牌照?有工信部官员意味深长地说,可能是半年内,也可能是一年内,甚至可能不发放。在TD和FDD制式的选择上,中国联通不得不纠结起来。
中国电信更悲催。其CDMA2000制式的3G网络难以向FDD、TD任何一个方向平滑演进,不管工信部颁发怎样的牌照,中国电信都得重新建网,这意味着刚刚进入3G回报期的中国电信,不得不大把地掏出刚装入口袋的银子。
互联网战争,过去在电脑上,未来在手机里
4G引发的战争不只限于上述的运营商,还包括手机游戏、手机视频、手机支付,甚至手机厂商,移动互联网时代或许将迎来新一轮的战争。
腾讯推出微信两年后,马云发现,一直专注于聊天的小企鹅,原来也有抢淘宝地盘的野心。于是,马云在9月推出了“来往”来阻击微信,并将推广这一应用的任务和年底红包挂钩。网上流传着马云给员工的邮件:与其等待被害,不如杀去南极洲。
京东、亚马逊没有做到的事儿,微信做到了。仅仅打开一个支付接口,就抢了淘宝的生意,让马云坐不住了。
手机支付占比越来越多,5年后,通过手机购买物品,或许可以和PC端平分秋色。
在手机支付领域,腾讯扮演的是搅局者。而在互联网领域,360一直在“打仗”。今年,360不仅公开支持阿里打击腾讯,更是和百度撕破了脸皮。一句话,手机取代笔记本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但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得先保证不被你取代。
过去的网络战争在电脑上,经过了3G时代,未来的互联网战争,肯定在手机里。
大事记
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三张4G牌照,均为TD-LTE制式。
12月25日,河南移动宣布4G网络启动,郑州、洛阳两地率先开通。
2014年3月,河南省其他16个地市也将全部建成、开通4G网络。